大赛引言
从全球视野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服务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韧性,对服务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方面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在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及产业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供应链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领先企业正在广泛应用先进的建模技术对供应链进行规划和优化,以改善其供应链管理与决策能力。能够利用数据、算法和工具进行供应链端到端建模的人才,成为最紧缺的高端供应链人才。
为深入推进供应链领域产学研合作,加强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高端供应链建模人才培养,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第五届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参赛团队运用国际领先的供应链建模理论、方法与工具,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
日程安排
  • 报名时间
    2025年2月17日至2025年3月16日
  • 初赛时间
    2025年2月17日至2025年4月17日
  • 决赛时间
    2025年5月17日至2025年5月18日
比赛内容
比赛任务
  • 数据收集
    收集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数据,获取分析关键信息如位置、需求数据、发运记录、成本及服务水平等,为后续搭建现状模型打下基础。
  • 现状建模
    基于收集的数据,构建供应链的现状模型,分析供应链运行状况如成本构成、服务水平等,识别问题和瓶颈,明确优化方向。
  • 解决方案
    根据现状分析结果,设计降本增效优化方案,权衡各优化方案的优劣,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报告。
  • 公开答辩
    依据解决方案报告,制作汇报PPT,清晰展示项目的核心内容与成果,进行总结性陈述及答辩。
问题领域
  • 网络设计
    对供应链网络中设施(工厂、仓库等)的功能作用、布局/选址、产能分配、市场与供应关系分配等进行综合设计与优化,并对供应链成本、服务水平、风险、可持续性进行分析。
  • 库存优化
    对不同品类的需求特征等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库存分布、补货策略及安全库存水平等,并分析不同管理策略下对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的影响,以寻求合理的库存优化方案。
参赛对象与组别
本次比赛面向高等院校在校生,以团队为单位参赛,每院校限报两个团队,每团队人数为3—5人,分为挑战赛和精英赛。
挑战赛面向中国国内 985、211 和双一流大学以及国际知名院校团队,本科生和研究生可单独或联合组队。
精英赛本科组面向中国国内院校本科团队。
精英赛高职组面向中国国内院校高职团队。
评审规则
  • 1
    初赛采用网上评审方式,对各参赛团队提交的解决方案报告进行评审,根据成绩总排名晋级决赛。各组别按照合格方案数量的30%晋级决赛(原则上各组别晋级决赛团队数量不少于30支)。
  • 2
    决赛采用现场评审方式,对各参赛团队的解决方案报告、陈述和答辩进行综合评分,以确定获奖团队。
奖励办法
  • 参赛者
    分组别按照决赛人数10%、20%、30%、40%的比例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进入初赛但未进入决赛的团队颁发完赛证明,分组别按照40%的比例评选优秀奖。
  • 指导教师
    对相应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指导奖,评选若干所院校授予最佳组织奖。
注意事项
报名方式
  • 1
    登录长风网或长风网APP,进入大赛专题中的“第五届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专题页面参与报名。
  • 2
    一名参赛选手仅允许参与一支团队,团队成员须来自于同一机构,每机构限报两个团队。
  • 3
    指导教师和和参赛学生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报名操作:
    ①指导教师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参赛指导项目,填写成员邀请码,提交资料创建团队。
    ②参赛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凭邀请码获取院校和指导教师信息,选择加入参赛团队。
  • 4
    参赛人员需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包括院校名称、院校类型、专业名称、手机号、身份证号、联系地址等相关报名信息(如个人原因填写错误,将直接影响后续比赛环节,请仔细认真核对无误再进行提交),大赛账号将与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 5
    大赛主办及承办方不向参赛人员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和参赛费用,但因参赛所发生的食宿及交通等费用均由参赛者自理。
奖项说明
  • 1
    获奖人须提供本人相关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如遇特殊原因需由其他人代领,须提供获奖人相关证件及代领人相关证件。如遇伪造身份信息或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供相应证件的个人,一律视为放弃本次参赛及获奖资格。